3.行龍落脈
龍行要止氣,始能結穴。此時經已審局,便須使用星形山巒,以定落脈何處。
(一) 貪狼木星和廉貞火星只為起祖送氣之用,本山無結穴。
(二) 2星巨門,3星祿存,4星文曲,行龍無支脈,其中餘氣未盡,再飛脈而出,起一個或兩個星頂,而後結穴。這種落脈方法,我們叫飛山龍。有時飛山龍吐氣頗長,甚至連線一兩里,甚至一縣一市,再抱局朝向原山,有如子戀母親。楊公叫這種落脈方式為「迴龍顧祖」脈。
(三) 6星武曲,7星破軍,8星左輔行龍至止氣,落脈方式必在本山,支脈沿伸而下,結穴處正對來龍,名叫正授龍,用正葬扙法。
如果峰頂氣盛未盡,氣橫拖左右,再落脈成穴,名叫橫龍結穴,用穿扙法成穴。
正授龍也好,橫龍也好,都從本山而出脈,故稱連山龍。從格龍用星,飛山迴龍,連山正橫,端的是氣勢萬千。然而花開嬌艷,仍須綠葉。讀者別忘左龍右虎,前案後靠,束咽夾耳,四神相應,才算入地。
(四) 最後一說,應專講9星右弼了。行龍落脈,聚起成穴,不一定到穴場才可以決定,一般來說,地師從審局已可決定,親臨穴場,只是勘察確認條件而已。觀察求穴有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