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量學理文章分析 / 羅量「命運科學」命理隨筆 A037

河圖是命理「科學之源

河圖是華夏民族的重大發明

根據記載,河圖是伏羲在一隻動物身上「發現」的。那麼,便出現了兩個問題:

  • 河圖究竟是誰「發明」的?
  • 伏羲看了龍馬身上的黑白點,為甚麼沒有進一步破解這些黑白點所隱藏的信息,而走去畫一個毫無相關的八卦呢?

羅量老師猜測伏羲可能就是那位發明河圖的先賢,後人將這個發明神話化了,虛構「伏羲王天下,河出圖」的傳說。

無論河圖是否伏羲發明,河圖一定入選華夏文化的最偉大發明,甚至是人類的最偉大發明,尤其是對八字命運科學而言。因為,沒有河圖,便沒有陰陽五行、天生地成,以及隔五相合的基本原理,子平八字便失去了它的科學基礎了。

如果河圖不是伏羲發明而只是他發現的,如果那黑白點不是在龍馬身上而是在一塊龍馬形貌的石刻上,那麼,河圖發明者畫圖的年代,大概還要比伏羲早很多。那位河圖發明者,把他觀察到的自然界:天地的屬性,用黑白點(可能是凹凸點)表示出來,這塊石刻經過若干千百年,最後被伏羲在河床中發現了。伏羲並沒有破解河圖上的信息,他即使明白,但因為沒有文字,沒有辦法將河圖的信息記下來。

直至華夏進入信史時代,河圖上的信息才完整地披露出來。

孔子在《繫辭上》提及河圖洛書:「是故,天生神物,聖人則之。天地變化,聖人效之。天垂象,見吉凶,聖人象之。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則之。」在他之前的夏、商、周朝代,天才聖賢們,已經對天生神物:河圖洛書(洛書涉九疇數理,應用於風水)效之、象之、則之,發展出一套華夏文明獨有的自然科學,可惜在漢代後直至宋明,儒家們大都不屑它是道家附會古代圖象之上的讖緯之學。

河圖究竟隱藏了甚麼發明?

自從嗚嗚呀呀中的天才們發明了河圖,世代相傳,遠古華夏先賢將河圖凹凸點所發明的內容,慢慢地由口耳相傳,逐漸變成以文字的形式紀載下來,這個過程是十分漫長的,數百年甚至上千年,從沒有文字到象形文字,再到金文、篆文,中間的細節已經失落,令河圖成為孤懸於華夏歷史上的一件天生神物。

在《十翼》中,孔子是重新提起河圖的吹哨人,在春秋戰國的知識大爆炸年代,河圖上的凹凸點終於有了答案。

一、河圖中有一個天地。石刻上天地被壓縮在一個平面上。方地外,圓天內。

二、天有五時春夏秋冬季,代以一二三四五,排成一圈,後來發展成五行。

三、地有五方東南西北中,以天數加五而成,代之以六七八九十共五組點。

四、天數五,地數亦五,相加為十,以凸白為奇數為陽,以凹黑為偶數為陰。

河圖是古聖賢在沒有文字記錄的環境下,將對日地天體運動觀察所得總結歸納而成,然後發展出陰陽、五行、干支、曆法,以及天地一生一成的數理規範,建立起天地連線的理論基礎,成為人類最早在天體自然科學上的偉大發明。

河圖發明者將天地刻畫在一石塊上,而所傳達的信息是天圓地方、天覆地蓋的天地關係。在觀察者的視角,河圖分開圓的部分代表天,方的部分代表地,如圖。那麼,天數12345,與地數6789和10的天生地成關係,便清晰很多了。河圖沒有文字說明,但它傳達了古賢的天地觀,二者一生一成,互相牽引,在肉眼看不見的引力場中,有陰陽、五行、方位和數,後人據此,發明了干支。

讀:《點算八字法理》了解更多,法,是操作算法。理,乃命理溯源。本書拆解河圖蘊藏了千古宇宙之謎,把天覆地蓋的天地關係與人運配合,將時間的陰陽五行質能,納入曆法系統,綜合發明出一套建基於天地人系統中的子平命理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. 網站內容受到保護不容複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