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0x120banner_點算縱橫
900x120banner_子平初中高班
900x120banner_高進班
900x120banner_精進班
900x120banner_紫微班
900x120banner_點算圖書

祭白虎打小人拜新山

二十四节气

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已发明了历法,古代的天文学家把一年分为四个阶段,以春夏秋冬来划分,即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,每个阶段分成三小段,每小段大约十五天,全年分二十四段,因此产生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。每个月有两个节气,在月首的称“节”,月中的称“气”。据说,节气是神农氏制订出来的。

在《淮南子》这本书里,详细的列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次序:

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。

为了方便记忆,并编了歌诀:

春雨惊春清谷天,

夏满芒夏暑相连,

秋处露秋寒霜降,

冬雪雪冬小大寒,

每日雨节日期定,

主多不差一两天。

古代中国是个农、渔、林、牧的社会,农人配合节气,适时栽种和收割农作物,所谓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羲藏,四者不失其时;渔民则配合节气变化,掌握各种鱼类的出现及成长期,方便捕捉鱼获;而一般人也配合季节气候的变化,安排各种活动。

“立春”表示一年的开始,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,近人称为“春节”,一般在西历二月四号或二月五号,“立春”亦代表春天的开始。

二十四节气中,春季有两个很富特色的节气,就是“惊蛰”和“清明”。

“惊蛰”通常在每年西历三月五日至三月七日之间。早在盛唐时期,香港及广东珠三角沿岸,已经流行“惊蛰”打小人及祭白虎的风俗,不过,“惊蛰”并非唯一适合打小人的日子,打小人也可以在农历每月的初六、十六、廿六或历书所记之“除日”进行。

据民间的说法,“惊蛰”那天会响起第一声春雷,雷响惊醒了冬眠中的万物,当中包括小人、白虎星君等。为了防止白虎伤害人,百姓选择在惊蛰当天“祭白虎”。祭白虎时会以猪血及生猪肉去涂抺纸老虎的口,代表喂饱老虎,老虎便不会再伤害人。随着社会模式的转变,老虎已绝迹城市,而“打小人”则取代了“祭白虎”。不过,如打小人是在惊蛰那天进行,则必须在仪式中加入“祭白虎”。

香港位于铜锣湾与湾仔之间的“鹅颈桥”是最为港人熟悉的“打小人”热点,据说这儿面对三岔路口,是最佳的“三煞位”,是最理想的打小人地点。“鹅颈桥”底聚集了很多老婆婆,她们是专业“打手”,专职为打小人。逢惊蛰,这儿便变得很热闹,人声、车声和拍打声夹杂着,不绝于耳。

“打小人”工具

1、裁剪成人型的纸样。

2、拖鞋或柳树枝。

3、香烛、百解灵符、贵人纸、金银、元宝等。

“打小人”仪式

分为八个程序:

1、奉神:香烛供奉天地神明。

2、禀告:将委托人之姓名、八字等写在百解灵符上。若欲打特定小人,将特定小人之姓名、八字、地址、照片、衣物等放置于小人纸上。

3、打小人:利用拖鞋、树枝、香烟等拍打小纸人。小人纸分:男人丁、女人丁、五鬼纸等。

4、祭白虎:若在惊蛰日打小人须祭白虎。以黄色的纸老虎代表白虎,纸身画有黑色斑纹,口角则画有一对獠牙。祭祀一般是使用小块生猪肉沾上猪血,放入纸制白虎口中代表喂老虎,当老虎吃饱后便不会再伤害人。而拜神婆亦会以肥猪肉抺在纸老虎的嘴上,使纸老虎口中充满油水,使其不能再张口伤人。祭白虎之后将纸制白虎烧掉或用铜剑将纸制白虎的头切掉。

5、化解:跟着撒芝麻、豆子及烧百解灵符以助消灾解厄。
6、祈福:以红色的贵人纸为委托者祈求贵人帮助。
7、进宝:将元宝、金银纸等焚化供奉鬼神。
8、掷筊:将两个半月形,一面平坦、一面向外弯出的木块掷出。两块平坦向上则为阳杯,向下则为阴杯,一下一上为圣杯,出现圣杯表示仪式完成。

“打小人”的存在价值

打小人近年被香港民政事劮局列为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之一。《时代》周刊更曾于二OO九年将之列为亚洲安慰心灵的最佳事物之一。

这种风俗是否恰当?

有人认为这纯粹是一种民间习俗,藉打骂小人宣泄内心的不满,以收舒缓压力及平衡心理的功效,而实际却不会对“小人”构成任何身体上的伤害,为何不可呢?但亦有人认为暗地伤人,非君子所为,而且鼓吹恶毒报复,此风不可长。是非对错,见人见智,标准答案,留待各位看官定夺。

清明节与寒食

每年西历四月五日前后是清明节,而清明节却起源于寒食节。

传说春秋战国时代,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父亲晋献公宠妾骊妃的迫害而与随从流亡外地。

有次在逃亡途中迷了路,好几天没法找到食物,眼看重耳公子快要饿死,其中随行大臣介之推竟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,煮熟给重耳充饥,救了他一命。重耳流亡十九年返国即位,后来更成奉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。即位后的晋文公,给每位曾经跟随他流亡的大臣论功行火赏,其时,适逢介之推回乡探母,晋文公因此而忘记了赏𧶽介之推。后来经旁人提醒才记起往事,晋文公怠内疚,便亲自到介之推的老家绵山探访,但却找不介之推的踪影。介之推是出名的孝子,因此有人献计,指如果放火烧山,介之推为了母亲,一定会出来的。结果晋文公下令放火烧树林,不过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介之推也没有出现,待至大火熄灭后,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之推和他母亲的尸体,他们被活活烧死了。大臣在尸体旁发现了一片写着血书的衣襟:

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

柳下做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

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

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

晋文公十分伤心,遂下令将绵山改称介山,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,以后,每年的这一天全国都要禁火,只食冷饭,以示追忆之意。

次年寒食节,晋文公到介山拜祭介之推,发现那棵柳树已长出了翠绿的嫩条。晋文公便上前折了一支柳条,编成一个圈戴在头上,随从的臣子也纷纷仿效,于是,晋文公便把这棵柳树命名为“清明柳”,这一天定为清明节。

由于上巳(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,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)、寒食、清明三个节日的日期相当接近,彼此的习俗便互相渗透、重叠,逐渐不作有明显的划分了,后来再演变成今日的清明节扫墓传统。

祭祖新山不过社

按照清明祭祀习俗,若家中有人在去年逝世,上新坟拜祭必须在“春社”之前,这习俗叫做“新山不过社”。

“新坟”、“新山”是指一些刚去世的人的坟墓;“社”,也称“春社”。

“春社”在古代是天子祭祀土神的大日子,《礼记》订之为“天子之祭”,祭礼由皇帝亲自主持,祈祷大地之母,庇𧙗人杰地灵,五谷丰收。

“春社”推算的方法是立春后的第五个“戊”日,换句话说,也即是清明前的第二个“戊”日。举例说明,二O二二年的清明节是西历的四月五日,前一个戊日是西历二月二十六日戊寅日,前两个戊日便是西历的三月十六日戊辰日。“春社”通常在清明节前十几天。

之所以有祭祈山不过社,话说是因为一是避免与祭祀土神的日期相冲。二据说阎罗王“体恤”新鬼思念亲人,“特许”他们的灵魂提早在清明前上阳间接受亲人的祭祀。因此,新坟主人不必等到清明节才能接受子孙后人的礼拜。

中国文化习俗大多传承自儒家思想,处处表现出善良及忠孝的一面;清明祭祖,“慎终追远”也孝道的一种表现,是中华民族尊崇的一种道德标准。

Share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